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珠帘秀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②人物。
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。
【注释】
①卢疏斋:卢挚号疏斋。
②玉堂:翰林院的别称。
【译文】
一道道山峰将身子屏隔,一缕缕轻烟把视线阻挡。
我知道您这翰林院的英才,为我们的离别消瘦了容光。
我倚着航船的篷窗,也是活活地受着煎熬,痛苦难当。
恨不能随着这滚滚的长江,重新回向东方。
【赏析】
这是对卢挚《寿阳曲·别珠帘秀》的酬答,着笔于分别后在途的情形。
抒情前先以写景铺垫,是元散曲的常法。
这支小令也不例外,首二句以写景领起。
数不清的青山,数不清的轻烟。
“山无数”
比较容易理解,这“烟万缕”
,无论烟是炊烟还是云烟,“万缕”
似乎就成了蒸笼了。
其实并不难解,“烟万缕”
是积累一路行程所见的总印象,恰恰借此显示出船只的不停行进,不用说,“山无数”
亦非一时一地的局部景象。
明白了这点,对领悟第三句大有好处。
原来尽管行程缓缓,“山”
、“烟”
等外景不时扑入眼帘,而在作者脑海中浮现、心底里念叨的,唯有这“憔悴煞玉堂人物”
!
这就见出两人相知之深,情爱之笃。
以下两句“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”
,正是这种思念心情的自然发展。
“活受苦”
,是因为对方“憔悴煞”
,自己无力回天。
“随大江东去”
,自然是希望回到出发点,安慰憔悴的情人。
这种深切的感受,毫无矫揉造作,正是古人常说的“语浅情深”
。
这首小令既然题作“答卢疏斋”
,就有必要同卢挚的原倡《寿阳曲·别珠帘秀》合起来考察。
俩人的唱和有两种可能。
一种是卢曲作于分手之前,珠帘秀遂当场以原调奉和。
这样,“画船儿载将春去也”
,“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”
都成了揣拟之辞,向壁虚构,这对双方来说显然毫无意义。
另一种更合乎逻辑与情理的可能,是卢挚在分手后作《寿阳曲》,辗转托人送交珠帘秀,于是珠帘秀以自己途中情形的回顾作成此曲。
卢挚的原曲是在表达自己别后的痛苦,“画船儿”
云云,显然不希望船上的珠帘秀与自己同一心境。
而答曲的“倚篷窗”
两句,却恰恰表明了自己在船上的心痛如绞,“恨不得随大江东去”
,再回到“玉堂人物”
的所在地。
这两支曲子不约而同,都有甘心忍受痛苦而期望对方幸福的意味,真可谓珠联璧合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枭者,勇而强也!枭者,首领也!武唐年间,天下大乱,酷吏当道,律法崩散,牝鸡司晨!主角岳峰,生而为枭,家国天下,我大唐男儿当自强...
由终点回到原点,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,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。假如没有重生过,没有记忆的金手指,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?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,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?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?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?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?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?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...
穿越加重生,妥妥主角命?篆刻师之道,纳天地于方寸,制道纹于掌间!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,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?...
穿越成了光明神,从此开启招收信徒,发展神国,称王称霸,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...
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,诸天之上第一仙。...
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,留下一百零二块钱,然后逃之夭夭。什么?这个男人,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?一场豪赌,她被作为赌注,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。慕迟曜是这...